天缘实业
电话:17516359926
地址:新乡市经济开发区经八路北段小杨庄西
天缘新材料
电话:18937326173
地址:新乡市经开区向阳路中段东侧
消失模铸造镁合金铸件表面改性研究
发布日期:2021-11-30 总浏览量:9721试验
1.1试验材料基体材料选择AZ91D镁合金,其化学成分w(%)镁;选择金属铝粉作为合金化材料,铝粉颗粒尺寸为0.15mm,选择PbO-ZnO-Na2系低温玻璃粉作为陶瓷化材料,分别配制合金化、陶瓷化涂料进行镁合金铸件表面复合改性研究。
1.2表面复合层的制备用既定的泡沫制备模样,其尺寸为50mmX70mmX50mm,直烧道尺寸为冷胶粘接成形。在泡沫模样表面均匀涂刷制备好的特种涂料,首先在模样表面涂刷一层由铝粉配制的合金化涂料,等其干燥后,在合金化涂料表面涂刷由低温玻璃粉制备的陶瓷化涂料。每一次涂料的厚度根据要求和其他工艺参数来确定。*后浸涂消失模涂料,在50°C烘干,用于浇注试验。工艺参数为:镁合金的浇注温度800真空度一0.06MPa在高温下浇注,聚苯乙烯模样发生软化,裂ft解熔融的金属液首先与表面的合金化涂料接触,涂料中的粘结剂受热燃烧,金属铝粉熔化并向基体扩散,熔化的铝粉和基体中的镁发生反应生产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合金化层。然后外层的低温玻璃粉在热作用下熔化,随着温度下降会在铸件表面形成一层陶瓷层,并且与合金层之间结合良好。复合层形成原理图及*终铸件表面组织示意图如。2试验结果及讨论
2.1铸件表面复合层组织结构不同涂料厚度条件下浇注得到的铸件表面复合层微观结构。通过在模样的表面涂刷合金化和陶瓷化两层涂料,等铸件凝固后在表面分别形成合金层和陶瓷层的复合层。当涂料厚度不同时,得到的复合层形貌也有所区别。a是模样表面合金化、陶瓷化涂料厚度分别为0.2、1.5mm得到的复合层组织结构,在表面得到200Mm左右厚度的陶瓷层,在陶瓷层与基体之间形成合金化层。当涂料厚度发生变化时,铸件表面的陶瓷层厚度与合金化层中第2相体积分数随之也发生变化,如b.当合金化涂层较薄时,由于熔体潜热可以使涂料中的金属铝粉充分熔化,并且在高温状态下保持的时间较长,因此熔化的铝粉可以在基体中长距离的扩散,并且和熔融的基体发生反应生成第3相,在生成第2相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扩散越充分,第2相在表层基体上的分布就越疏松。当合金化涂料完全熔化后,热量就会传递给外层的陶瓷涂料,低温的玻璃粉达到熔点后熔化,然后和合金层形成结合界面。当合金化涂料增厚时,浇注温度不变,合金化涂料完全熔化需要较多的热量,因此熔化的铝粉在高温下停留时间缩短,并且金属铝粉的质量增加,生成第2相也随之增加,所以在合金化层中第2相的体积分数就明显提高。*后外层的低温玻璃粉在余热作用下熔化,*终在铸件的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陶瓷层。制备复合层时,根据不同的工艺参数,应适当的调整合金化、陶瓷化涂料的厚度,涂料太薄,生成的复合层不能给基体提供保护,太厚会导致涂料熔合不充分,生成的复合层质量较差。
2.2铸件表面复合层成分分析为了研究从表面陶瓷层、合金层至合金基体各元素的分布变化,对复合层进行线扫描分析,如所示。陶瓷层成分以PbO-ZnO-Na2O系低温玻璃粉为主,主要含有O、Na、Zn、Pb元素,在陶瓷层与合金层的结合界面处,氧元素含量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在界面含有一定量的氧化物夹杂。从镁、铝元素分布曲线看,除了铝元素在界面附近有少量的向陶瓷层扩散外,镁元素几乎没有向陶瓷层扩散,在界面处成分发生突变。然而,从陶瓷层至合金层的转变过程中,发现低温玻璃粉的成分没有发生突变的现象,这可以从Pb、Zn、Na元素成分分布曲线看出,特别是Pb、Zn元素的变化趋势是一个逐渐降低的过程。这说明在表面复合化的过程中,外面的陶瓷涂料在熔化后,向合金层扩散,使界面实现冶金结合,这有利于提高界面的结合强度。I不同合金化涂料厚度制备的复合层表面复合层成分线扫描复合层XRD分析Fig.消失模的铸造虽然工序简单但金属液体充型的过程很难控制,特别是表面复合化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工艺控制不当就会带来很多缺陷,如中所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充型过程中,低温玻璃粉受到冲刷,被卷入熔体中形成夹杂,另一方面是由于浇注温度较高,镁合金很容易氧化,氧化物一旦卷入到熔体当中,凝固后就成为夹杂。因此,如果制备高质量的复合层,工艺必须严格控制,降低涂料冲刷以减少缺陷,控制熔体氧化,浇注时彻底排渣,避免氧化夹杂在浇注过程中卷入熔体。总之消失模铸造工艺的控制必须有一定工艺设备作为前提,然后再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来获得较佳的结果。